三月三日天气新,新叶趋尘花落地。
农历三月三是我们广西重要节日之一,为加深师生对壮乡文化的了解,弘扬壮族人民的优秀传统,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信,让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,2023年4月20日上午,南宁市星湖小学举办了“石榴籽一家亲,桂风壮韵三月三”的主题活动。
壮族风舞展壮韵
【资料图】
看,星光大课堂的舞台上正在进行着一节民族团结教育课,全校师生和着优美的旋律,跳起了民族风舞蹈,此时此刻,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壮乡风韵,更增强了文化自信。
紧接着,由学生代表表演民族走秀《呗哝情深》,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,喜笑颜开的小小星娃,灵动地展现了壮族服饰之美。
丰收的声音传来了,壮娃高兴地敲击着棒子,庆祝丰收的日子。由五年级星娃表演的经典民族舞蹈《棒棒舞》,以优美的舞姿和流畅的动作,星娃们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生命力,向全校师生展示壮族文化的魅力。伴着全校师生共同合唱,共谱一曲悠扬的民族乐章。
小海螺组合表演唱《壮歌声声啊嘞嘞》,此刻的星湖,是“壮乡歌海”的缩影,校园里弥漫着动听的壮韵。
民族运动欢乐多
星光球场快乐多,除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和各种表演外,学校还开展多项少数民族特色体育运动项目竞技动,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并体验其中的乐趣和挑战。
一、二年级的星娃参加“背篓绣球”竞赛。背篓和绣球都是壮族特色手工艺品,一位同学背着竹背篓,另一位将多彩滚圆的绣球抛入背篓中,展现出独一无二的壮族文化。
三、四年级的竞赛项目为“三人板鞋”,在一声声响亮整齐的加油声中,同学们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!
五、六年级的星娃体验了竹竿舞。竹竿舞是侗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中非常流行的一种舞蹈。瞧,伴着鲜明的节奏,孩子们正欢快地在竹竿之间跳跃呢!
巧手巧思创佳作
为了让星娃们更深入地了解壮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,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手工艺品制作和展示活动。不仅能够培养星娃们的创造力和手工艺制作能力,还增强了星娃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。
一、二年级的星娃们制作民族娃娃自画像。教师将介绍壮族娃娃的文化背景和形象特征,然后要求星娃们自己动手绘制娃娃自画像。星娃们可以利用纸张、颜料、彩色笔等材料,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,创作出独一无二的、富有壮族文化特色的娃娃自画像。
三年级的星娃参加蜡染画制作活动。在此活动中,教师将介绍蜡染技艺的起源和历史,让星娃们了解其独特的制作过程和艺术特点。然后,星娃们将亲手尝试蜡染的制作过程,通过涂抹、刻划、蜡烛等操作,创作出自己的蜡染画作品。
四年级的星娃参加纸盘铜鼓制作活动。在此活动中,教师介绍了纸盘铜鼓的历史和民俗文化,让星娃们了解到其在壮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。然后,星娃们将亲手尝试制作纸盘铜鼓,利用纸张、铜片、鼓棒等材料,制作出自己的纸盘铜鼓。
五年级的星娃参加绣球制作活动。在此活动中,教师介绍绣球的文化起源和特点,让同学们了解到绣球的制作方式和艺术价值。然后,同学们跟随教师的指导,亲手尝试绣球的制作过程,创作出自己的绣球作品。
六年级的星娃参加民族装饰画制作活动。在此活动中,教师介绍壮族装饰画的文化内涵和构造方式,让星娃们了解到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。然后,星娃们自己动手尝试制作民族装饰画,利用色彩、形状等元素,创作出自己富有创意的装饰画作品。
丰富多彩的“三月三”活动,展现了同学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,使同学们感受到了“三月三”传统文化的魅力,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,激发了同学们对家乡、对祖国的热爱。同时,也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协作的精神,让孩子们学会传承民族精神,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文字: 潘贤、杜海萍
摄影: 路蕊蔚
标签: